云悦读

去了趟朝鲜

(来源:豆瓣;文/safin)

前一段时间去了趟朝鲜。一个去之前令人好奇,去之后更令人好奇的国家。

神秘的国度

都说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度。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两层含义,一是指外界对其不了解;二是指朝鲜人自己也不能完整感知自己的国家。

我们所能接触的朝鲜人很有限,幸运的是,在来回的火车上,我们对面坐的都是朝鲜人(回来时候是朝鲜华侨),交流了很多。加上导游,一共三组朝鲜人,他们之间,对这个国家的认识也是不同的。

去的时候,碰到一个在中国长期工作的父亲,带着两个上大学的女儿回国休假。两个女孩在大连读书,要不是胸前别着的领袖像章,但从衣着和气质上看,她俩和中国年轻女孩并无两样。

在外的朝鲜人是不能把外面手机带回国的,回国后有专门的朝鲜手机可以用。所以俩人把中国手机留在了大连家中。在火车上,她们时不时抱怨:“我好想打王者!”“我也好想刷抖音啊!”

“你们俩在中国上完大学,要不要留在中国工作啊?”我们问。

“那由不得我们自己,要回到朝鲜后,让国家来分配工作。”

“所有朝鲜人的工作都是国家分配啊?”

“是啊,国家负责每个人的工作,但这些工作,都得由国家来分配。”

但这个说法,和我们回来时候聊到的信息又不一样。在回来的火车上,我们对面是一个男孩,父亲是朝鲜人,母亲是中国人,自己则在日本上学。据他介绍,他们家在朝鲜开了个私营会社,雇佣了不少朝鲜人。

“在朝鲜还能有私营企业?”

“当然有啊。他们学校毕业后,就可以来这里找工作。”

“不是说国家分配么?”

“也不都是,也有自己找工作的。”

我们从导游那里获得的信息,又和女孩们说的更为接近一些。我们的两个导游,一个小李,一个小宋,都是平壤旅游大学的毕业生,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国营旅行社——朝鲜民族文化遗产旅行社。她们一路灌输国家包管一切的好处:“国家给你安排好一切,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工作哦。”

所以朝鲜人是穷是富呢?

导游说的是:朝鲜人工资很低,但是国家福利好,每个月会发各种票,吃东西绝对不愁。

然而华侨男孩讲述的又是另一个世界,他父亲的公司是从国外进口食品到朝鲜国内。我们很好奇,进口商品在朝鲜得卖到什么价格,才能有盈利?

“你们公司卖的矿泉水多少钱一瓶?”

“十几块人民币吧。”

“这么贵!朝鲜人怎么买得起?”

“买的起啊,都是那些国营单位,他们吃饭请客什么的,就来买水。”

“都是单位是吧,朝鲜人还挺穷的?”

“也有富人。你们没去朝鲜的大商场,里面也有GUCCI这些牌子,比中国还贵呢,照样有人买。”

我实在很难想象,平壤试图展示给我们的最好一面,也不过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水准,带我们去的外汇商店也都狭小昏暗,殊不知在某些角落里还藏着GUCCI等名牌店?但这个男孩显然又不是在说谎。因为他还时不时抱怨:朝鲜太落后了。

落后就开放呗,为什么要闭关锁国呢?可是,我们的导游却不断给我们灌输这样一个事情:朝鲜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!

“你们总说朝鲜应该改革开放。我要告诉你们,我们早就改革开放了。物资越来越丰富,有好多外国人来朝鲜投资办企业。但是,由于美国鬼子的制裁,不少人害怕发生战争,局势不稳定,所以投资人好多都很犹豫。”

“我们朝鲜人,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建设国家。我们不靠别人,人民自力更生,虽然现在国家不够发达,但是,这是我们自己的国家!”

……

所以,朝鲜到底是怎么经营这个国家的?

在一个封闭社会里,每个人生存场域的边界非常狭窄。我们接触的这三组朝鲜人,按理说都属于国家的同一类人群——能够相对接触不少外面信息,身份、地位、财富都属于社会上层。即便如此,就连他们自己所认知的朝鲜,都呈现出不同的样貌。更何况,我们还不曾接触那些中下层的平民。

短短几天的参观,根本没法看到真正的朝鲜。甚至因为提前有了心理预设,对于很多场景,我都会揣度是不是在刻意表演。比如对于那些在地铁里行色匆匆的人流,我都有所怀疑他们的真实性。眼前的一切,似乎都是微缩版的《楚门的世界》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,我又多大程度看到了真正的中国呢?我们又有多少,不是在表演呢?

思来想去,唯一能得出的结论是:在一个分辨不清真实与虚幻的空间里,一个人要从生理和心理上生存下去,必须要秉持一个心理建设的原则——无论如何,我都信。

地铁

“你们知道,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哪里吗?”导游问大家。

我看其他人都不做声,小声说:伦敦。

“对!是伦敦。……那你们知道,世界上最长的地铁在哪里?”

最长?我刚想说纽约,但一转念,我怎么能说美国鬼子好话呢?于是这俩字又被一股强烈的正义感给生生噎了回去。车上沉默。

导游说:“是莫斯科。”

啥?这倒是头一回听说。

她接着问:“那,世界上最复杂的地铁呢?”

一车人叽叽喳喳,有的说是巴黎,有的说是东京。而我,又一次把“纽约”俩字给憋了回去。

导游洋洋得意地回答:“是北京哦!”

包括我在内,所有人都发出“唔”的声音,并不是豁然开朗,而是更加迷惑。北京地铁怎么着也算不上“最复杂”吧?

这些问题特别像当年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。但今天,导游显然不是为了普及知识来的,前三个“为什么”,都是铺垫。最重要的知识点,是最后一个。

“那么……”她忽然抬高了声调:“世界上最深的地铁是哪里呐?”

“平壤!”大家如释重负。

我觉得,写这段导游词的一定听过相声,不然怎么掌握了三翻四抖?铺垫的水到渠成,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,在最高潮的时候,迎来了“平壤”二字。

世界上最长的河,最高的山,最大的洋……小时候,多知道一个答案,世界离我们更近了一些。最老的地铁,最长的地铁,最复杂的地铁……此时,多听到一个答案,仿佛世界离我们更远了一些。

我后来还很无聊的搜了一下,世界上最长的地铁——明明是上海啊!

阴谋

和伟大的地铁一样,朝鲜的高速路也是个神奇所在,比如从平壤到开城的那段路。

作为一个国家两个最主要城市之间,也是最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的干道,路况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。大概一百多公里,我们溜溜颠了快仨小时才走完。说话都得娄着腮帮子,生怕咬了舌头。

我坐在最后排,往前看去,只见导游拿着话筒,嘴一张一合,前排的大爷大妈们的脑袋齐整的,伴随着一个一个路坑,一甩一甩的。

这个场景,有点类似livehouse现场,导游在高唱,大家在甩头:

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”

咣咣,呃呃,动次打次!

“保和平,为祖国,就是保家乡”

嗯嗯,嗷嗷,动次打次!

……

我很好奇,如果导游在这条路上问出“朝鲜的路怎么样”这类的话,被晃得七荤八素的我们会如何回答?不过我想多了,人家没这么问。

人家问的是:“大家知道,为什么我们这条路这么颠簸吗?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这都是美国鬼子的阴谋!我们朝鲜陆地上没有石油,海里的石油开采起来又很麻烦,所以需要进口。但是,可恶的美国鬼子制裁我们,所以我们没有足够的石油来制造沥青。所以,这条路因为没有沥青,质量才很差。”

没毛病。

“所以,大家之后再颠的时候,每颠一下,就喊一句:可恶的美国鬼子。就舒服多啦!”

咣咣,呃呃,动次打次。

可恶的美国鬼子!

表演

朝鲜最有名的品牌之一是团体操,过去是《阿里郎》,今年给我们看的,是《人民的国家》。据说在这几个月里,每周除了休息一天之外,天天都在“五一体育场”上演。每张票800人民币,是团费之外另付的,而且是必须看。

表演分为两个区域。一个是地面区域,即我们所熟知的“团体操”,据说有十万人参演,从金日成建国,到朝鲜战争,到社会主义建设,工业、农业、建筑、科学、文化、儿童……社会各界都表现一番,最后是在金正恩的英明领导下,朝鲜人民继续过着独立自主的幸福生活。

另一个是对面的坐席区域,是由平壤高中生组成的翻牌子方队,整齐划一的拼出不同内容的主题背景板(足球里称为TIFO)。

TIFO给我的震撼甚至比团体操还要深刻。最初进到场地的时候,对面看台空空如也。忽然某一刻,开始有了人的出现。学生们根据区域,按照一列一列入场,在走道上排好一列,然后齐步走向中间,坐下。队伍从中间往两边扩展。就像一台严丝合缝的织毛衣机器一样,看着一件毛衣一排一排拼织起来。从空场,到整个排满,用了不到20分钟。

排好后,学生们按照坐席的区域,打出了不同的字母,呼喊一声,跺一下脚,快速整齐的变换着字母的样式。

“嘿,嘿,嘿!”

我问导游,这是在喊什么?

导游说:“这是来自平壤不同区的学生,打出的文字是区的名字,喊的也是他们所在区的名字。”

我脑补了一下。如果这个场景发生在北京,其实就是:

“东城,嘿嘿;朝阳,嘿嘿!”

“通县,嚯嚯,门头沟,嚯嚯。”

……

我问导游:“每周休息一天,也就是说,这些学生们每天放学了,都要来这里?”

“是的,几乎每天都来。而且他们在此前还排练了好久。”

“那自己一点业余时间都没有了啊?”

“我们不需要业余时间啊。这是为了国家在奉献。每个人都会感到光荣的!”

“比如你们导游,一点小费也不能收,这么努力工作,也是为了国家奉献。”

“是的。我从春天以来,这五个月,只休息过五天!我们都在努力为了国家而工作。为国家挣更多的外汇。我们辛苦,不算什么的。”

《人民的国家》在朝鲜人民最幸福、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高潮中结束。期间穿插了三次领袖的出场——金日成主席、金正日将军、金正恩元帅的头像出现在TIFO中,每次出现,全场都起立持久的鼓掌,热烈鼓掌。

朝鲜的确是个人民的国家,处处都能看到人民在为国家不舍昼夜的做贡献。除了《人民的国家》,我们还看了一个高中的舞台表演。这所高中的名字叫康盘石中学,是以金日成母亲的名字命名,据说是专门负责外事接待的中学。在学校的礼堂里,女生们唱唱跳跳了四个节目,乏善可陈。然后是我们这帮中国游客的送礼仪式,送完礼物是大合影。

我觉得我在消费一种很罪恶的东西,有种购买违禁服务的感觉。女孩子们的表演和近乎固化在脸上的微笑,让人很不舒适。有个朝鲜摄影(可能是学校的老师)看到中国团里有个年龄相仿的小姑娘,便把她拽到了两个朝鲜姑娘中间,然后让三位姑娘的手拉在一起,在朝鲜姑娘职业的微笑中,在中国姑娘懵逼的表情中,摄影师按下了快门。一副中朝友谊时代长青的宣传图,就此出炉。

我们离开中学的时候,这些姑娘们排成一排,整齐划一地向我们微笑挥手。我呼了一口气,替她们轻松,觉得她们终于能回家休息了。并不是,因为我看到又一批中国游客走进了礼堂。

集体

在朝鲜,处处皆是集体,个体只是集体的镜像而已。

我们的参观景点都是纯粹的纪念性建筑,比如万景台喷泉公园、金日成广场、主体思想塔、凯旋门、万景山金日成旧居、中朝友谊塔、建党(劳动党)纪念碑……似乎朝鲜的公共生活,只有“纪念”二字,纪念战争、纪念伟人、纪念重要事件。换句话说,这些公共建筑所承载的,不是人,而是魂魄,是符号。我更愿意称之为无主建筑。

据说,朝鲜是世界上最会制造纪念碑的国家,无论是材料还是技术,都是世界一流。这个也不奇怪。和这些纪念物并行的,是朝鲜人民。在地铁里有序穿梭的朝鲜人民,在电车上安静默然的朝鲜人民,在大街上严肃骑行的朝鲜人民,在舞台上用力微笑的朝鲜人民。

但是,我在努力寻找的,不是朝鲜人民,而是朝鲜人——那些不是被纪念碑所教导的,不是被集体所塑造的,不是被整齐划一的TIFO和慷慨激昂的团体操所驯化的——朝鲜人。那些和我们一样,柴米油盐,喜怒哀乐,生老病死的朝鲜人。

人和人民不同,人民是一个虚幻的集体概念,人是有血肉和情感的。我想看的,不是幸福的朝鲜人民,而是幸福的朝鲜人。

由于严格的限制,除了两位导游之外,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。但也有例外之时。从万景山金日成旧居回停车场的路上,在我们身边忽然跑过一个小孩和一个年轻男子,应该是一对父子。爸爸在和孩子开玩笑,他在前面跑,孩子在后面追。两人一前一后追逐着,伴随着欢声笑语。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朝鲜人的笑声。我抬头,看见洁净无瑕的天空,心想:这么好的蓝天,只有配上这样的笑声,才没有浪费。

在个体和集体的光谱中,在个性和秩序的量尺中,朝鲜都一个极端。但是,我相信,在那些我们无法接近的公共宿舍里,在火车上匆匆掠过的田野中,那样的欢声笑语是无处不在的。可能比我们生活中少一些,但人毕竟是人,都有七情六欲。

幸福的朝鲜人民,在广场,在纪念碑,在舞台;幸福的朝鲜人,在哪里?

电影

最后一天晚上,我认认真真看了一部电影。这是酒店唯一的电视台,一天到晚滚动播出革命歌曲,革命新闻,革命天气预报。晚上9点左右,会播出一些文艺节目。

因为听不懂朝语,所以根据我的判断,剧情大致是这样的:

一个国字脸戴眼镜的革命男,一个长得像唐国强的革命男,还有一群革命男,和一群日本鬼子。

一开始,敌人攻击了我军前线某连队,我军团灭。

在后方,唐国强和国字脸是革命战友,唐国强要坐镇中央,国字脸出发去前线。国字脸在前线指挥,取得了好多胜利。然后,国字脸不满足于坐在军营里指挥,而是决定亲自去打探鬼子营地。他和一个战士一起,在漆黑的夜里,埋伏在敌军营地附近,两人悄悄不做声。然后,国字脸拿出了日记本,开始写日记!

写日记?伸手不见五指,漆黑的夜里,写日记?他是自带红外功能?不对,明明是有灯光的,剧组灯光师给打的灯光。

写完日记,天亮了。

天亮了!两个去敌营探听虚实的人,什么也没干,写了一晚上日记!

天光大亮,国字脸他们还不撤,非要掏出一张照片,给战友看。我一看,是个姑娘,可能是国字脸的未婚妻。他注视了很久,看完之后……他把日记本和照片交给了这个战士。(为啥要交给战士?)俩人又在革命音乐的背景中,谈了谈人生和理想。谈着谈着,日本鬼子便发现了他们。(日本鬼子估计纳闷儿,昨晚上不知哪儿来的射灯,还得一晚上没睡好觉。)

按照常理,这时候俩人应该边打边退。或者是战友为了国字脸的撤离,牺牲自己。但是,如果朝鲜电影按常理出牌,又怎么能塑造英雄呢?国字脸自己让战友赶快撤离,而他自己站了起来,面对数十名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。和日本鬼子头子对话起来:

“xxxxx!”

“xxxxx!”

鬼子头子听的入迷,国字脸出其不意,掏出手枪:“啪!”头子应声倒地。

然后,鬼子们纷纷开火,“啪,啪,啪!”

国字脸,死了!死了?!主角就这么死了。

在唐国强和战友们的悲痛中,在哀伤的音乐中,电影结束了。

所以,这个电影最后的逻辑是:国字脸知道自己要牺牲了,所以要好好回忆自己的恋人,并把照片交给战友保管?问题是,有看照片唠嗑的功夫,你俩早就撤了,也死不了啊!

“走它”

导游教给我们的第一句朝语,是“走它”,意思是“好”。

“朝鲜的地铁怎么样?”

“走它!”

“朝鲜的吃的怎么样?”

“走它!”

“主题思想塔怎么样?”

“走它!”

“节目表演的怎么样?”

“走它!”

我觉得设计朝鲜旅游的人简直是个奇才,因为在这个国家,只需要学这一句,其实就够了。

“朝鲜人民的生活怎么样?”

“走哦哦哦哦哦哦它!”

他们也根本没打算让我们学“走它”的反义词。而且,在这里,你不“走它”一个试试?

幸福

离板门店还有点距离,李导说:我给大家讲讲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吧。

“走它”

“第一,朝鲜人住房子免费!每个人成家后,国家都给分房子。而且房子很大哦,120-150平米一家,平均每个人有几十平!”

“每个人都国家分房啊?”

“对!每个人啊。而且大家知道吗,我们在平壤市中心还留出了几栋高楼,没有人住。大家知道为什么嘛?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是等到祖国统一之后,留给南朝鲜人的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第二,朝鲜医疗免费!大家住的小区吧,每100户,就有一个医生。这个医生每天都会走一遍各家各户,看是不是有人生病啦,什么的。”

有人问:“看病吃药都是免费啊?”

“当然啦。你们看,在别的国家,都是病人去看医生,在朝鲜,是医生去看病人。大家说,这个怎么样?”

“走它”

“第三,朝鲜教育免费。所有学生的上学都不交钱,都是国家管啦!”

“真不错啊,听的我都想来朝鲜了。”有位大叔说到。

导游接着说,“还有啊。你们看,我们朝鲜,是不是没有污染呀?”

“是呀!”

“我们朝鲜,大街上也没有广告对不对?特别的干净!”

“是呀!”

“美国这么制裁我们,我们还把自己的国家建设的这么好。大家说,朝鲜人民,是不是很幸福!”

“走哦哦哦哦哦它!朝鲜人真幸福!”

正当大家沉浸在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时,不知谁忽然喊了一句:“哎?我有网啦!”

“我看看?我也连上了!没错,是韩国的网!是不是快到板门店了?”

手机里纷纷传来——叮、叮的声音。

“终于有网了,收到好多信息哦!”

“这几天可给我憋坏了!”